中印加勒万河谷印度做法

2020年中印加勒万河谷冲突后,印度方面的做法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军事部署

印度军队在冲突后加强了在加勒万河谷一线的军事存在。据报道,印度空军从全国各地空运了超过6.8万名陆军士兵、大约90辆坦克和其他武器系统到拉达克东部,以便沿着实际控制线快速部署。

在冲突后,印度军队在加勒万河谷地区构筑了工事,并部署了BMP-2步兵战车、30mm机关炮和反坦克导弹等装备,摆出“一字长蛇阵”并挖掘掩体进驻,意图找回场子并震慑解放军部队。

挑衅行为

2020年5月6日凌晨,印度边防部队在加勒万河谷地区越线进入中国领土,携带武器和施工工具,构筑工事,阻拦中方边防部队正常巡逻,并蓄意挑起冲突事端。

印度军队在加勒万河谷划定了一处禁飞区,并举行大规模的火力演习,这一举动引发了中方的强烈不满,认为印度此举出尔反尔,扰乱了中印实控线问题的解决进程。

外交与军事对话

在冲突后,中印双方通过军事和外交渠道保持密切沟通。2020年6月6日,中印两国举行了军长级会晤,双方达成了共识,承诺共同维护边境地区的和平稳定,印方同意撤出越线人员并拆除在争议地区修建的设施。

尽管有共识,但印度最终未能完全履行承诺,反而加强了在加勒万河谷的军事存在,显示出其在边境问题上的强硬立场。

经济和政治考量

随着中印经济合作的加深,印度意识到继续在边境问题上僵持不下对其不利。2023年,中印双边贸易额突破1184亿美元,印度在加勒万河谷问题上的态度有所软化,选择在谈判中退一步。

综上所述,印度在加勒万河谷冲突后的做法包括加强军事部署、采取挑衅行为、进行外交与军事对话,以及考虑经济和政治因素。尽管中印双方达成了一些共识,但印度在实际行动中未能完全遵守承诺,导致边境局势时紧时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