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级建制做法

村级建制调整改革是一项系统性的工作,涉及组织架构、人员配置、政策宣传、民意调查、监督整改等多个方面。以下是一些具体的做法和措施:

超前思谋与强化责任

事前调研:县委超前谋划合并建制村临时党组织、管委会的组建工作,进行全面细致的结构模型分析,并征求各乡(镇)党委的意见建议,提出撤并优化方案。

县乡责任:成立由县委书记任组长的领导小组和工作机构,组建驻乡指导组和驻村工作组,明确“第一责任人”和“直接责任人”职责,统筹抓好方案制定、动员部署、组织指导等工作。

思想发动与宣传先行

三级联动:县、乡、村三级联动层层召开撤并动员会,整合宣传力量,组建宣讲团,通过宣传入村、入户走访、群众大会等方式面对面向群众宣讲撤并工作的重要意义和政策法规。

舆情直报:建立舆情直报机制,落实民情直报员,及时掌握舆论动向。

创新方法与机制

三套机制:通过强化事前调研、县乡责任、思想发动等“三个强化”和建立相应的机制,确保改革工作有序进行。

双线治理模式:如山东省济南市平阴县孝直镇通过合村并点,成立6大办公室,分别承担不同职能,并合理安排配置两委干部,实现资源整合和高效治理。

具体实施步骤

摸底数:全面摸排干部思想状态、角色转变、工作开展情况等,提高班子融合度和工作效率。

加强培训:开展相关党内法规和农业农村工作政策的学习教育,提高干部政治素养和业务水平。

交心谈心:建立谈心谈话制度,定期召开村(社区)两委会,交流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思想上的困惑,帮助新进人员转变角色。

民情走访:通过坝坝会、“三会一课”、社员大会等形式,积极宣传村级建制调整的政策和优势,增强群众参与意识。

政策宣讲与民意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