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南米粿做法
闽南米粿的做法有多种,以下提供几种不同的制作方法:
1. 古法制作
材料:
珍珠米 5斤
步骤:
1. 珍珠米洗净,沥干水分。
2. 放入滚开的热水里滚,搅拌棒来回搅拌几圈,边搅边看米心不要煮透。
3. 捞一些大米出来,能够捏成一团即可,或者米心不透立即捞出。
4. 全部捞出放在竹胎上,沥干水分。
5. 将泣干水份的大米放入石桕里面,用锤子锤打成团,捶打到细腻。
6. 如果凉了变硬了,捶不了了就先入锅蒸,再捶再蒸。
7. 捶打好后,装入蒸笼,可以分成若干小块,或者弄几个小洞,平铺好放在蒸笼里,下面铺白布。
8. 等水烧开,放进去蒸,大火蒸,第一次蒸的时间很关键。
9. 蒸好拿出来继续锤打,如果中间稍凉,不好打成细腻可以继续放入锅里蒸,再捶打。
10. 捶打到细腻后,乘热用手呈虎钳式,一边分团一边揉成圆饼,手上涂油。
11. 分好大小一样的圆饼后,可以用模具按压印花纹。
2. 电饭锅版
材料:
三象牌粘米粉 200克
水 650cc
食用碱, 硼砂, 盐各适量
步骤:
1. 沾米粉放进深一点的盆里,加入2汤匙盐,1汤匙食用碱,半汤匙硼砂,量出250cc的水慢慢倒入沾米粉里,边倒边搅拌成粉浆,静置2个小时。
2. 把剩下的400cc的水煮滚,慢慢倒入粉浆,边倒边搅拌,拌好后备用。
3. 把摇好的粉浆倒入深一点的玻璃盆,电饭锅里放水放上蒸盘,把粉浆放进去盖上盖,按煮饭键煮30分钟。
4. 打开饭锅盖,蒸好的米粿上面会有一点点水,用汤匙把它拿出来,拿干的筷子插进米粿,不粘就是熟了。
5. 开着锅盖继续蒸3-5分钟,拿出来放凉,倒扣在板上,切成小块。
3. 闽南蒸米粿
材料:
常规早稻 三斤
韭菜 200g
食用碱 适量
盐 三勺
步骤:
1. 早稻米浸泡5小时,磨成浆,加入两勺盐搅匀,试尝咸度,咸了可适量加些水搅匀。
2. 准备两个蒸笼,两块白布铺平,米浆倒入蒸笼,每浇一层米浆时都必须用锅铲搅匀。
3. 韭菜切1厘米左右长倒入米浆搅匀,喜欢可以多放。
4. 由于老公喜欢吃加葱油的所以另蒸一小笼,忘了加葱花了。
5. 两种米浆混合好后开始上蒸笼蒸,锅里的水要保持沸腾,每层蒸六分钟左右,盖盖后马上看时间,第四层开始十分钟。
6. 蒸到掀开锅米浆冒泡,说明已经完全熟了。
4. 闽南芥菜米粿
材料:
大米(浸泡+磨浆) 适量
盐 适量
芥菜 适量
食用碱 适量
清水 适量
步骤:
1. 大米浸泡2小时以上,加入适量的清水磨浆,水不要太多。
2. 加入新鲜的芥菜,切碎,加入适量的盐,食用碱,一起搅拌均匀,放入炒锅中,炒至浓稠即可。
3. 舀入盆中,整理平整,水烧开,上锅蒸30分钟以上即可出锅。
4. 出锅后自然冷却,脱模,切成一小块一小块方便食用。
这些做法各有特色,可以根据个人口味和条件选择合适的制作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