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南京段水质
长江南京段的水质总体上是 达到或优于国家地表水Ⅱ类标准的。以下是一些具体的水质情况:
2006年:
长江南京段总体水质稳定,达到规划功能的地表水Ⅱ类标准。主要污染指标高锰酸盐指数、氨氮和石油类年均值较上年分别下降了5.4%、28.6%和33.3%,生化需氧量年均值略有上升,幅度为4.6%,但仍优于国家标准。南京城4个主要水厂水源地水质保持优良状态,11项主要监测指标总达标率为100%。
2020年:
长江南京段干流水质持续稳定在Ⅱ类水以上。7个省控入江支流控制断面水质全部消除劣Ⅴ类,其中秦淮新河、北十里长沟西支、城南河为Ⅱ类水质,金川河、外秦淮河、北十里长沟东支和滁河为Ⅲ类水质。与去年同期相比,北十里长沟西支化工桥、城南河龙王庙、外秦淮河三汊河口等3条河水质同比上升,其他4个同比持平。全市22个省考以上地表水断面水质优良(Ⅲ类及以上)比例为100%,较上年同期(86.4%)上升13.6个百分点。
2010年:
长江南京段的水质达到国家地表水三类标准。南京环境监测站生态室主任张哲海表示,南京环保局在长江一共布设了6个断面,18个监测点位,主要的监测项目根据地表水的环境质量标准24项目常规指标为主。各项的重金属指标,也是在环保监测范围内的,汞和镉的含量基本都处于未检出的状态。
2023年:
近十年来,南京境内长江水质确实越来越好,长江保护法实施两年来,长江水质长年稳定在Ⅱ类,生态岸线比例从2018年的66.2%增加到2021年的80.26%,28条入江支流水质全部达标。
综合以上数据,可以得出长江南京段的水质在近年来一直保持稳定,并且主要污染物指数呈下降趋势,整体水质优于国家地表水Ⅱ类标准。建议继续加强水质监测和保护措施,确保长江南京段的水环境持续向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