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跟大作文的区别
大作文和公文的区别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主题和论点
公文:公文往往围绕一个主题进行全面阐述,没有特定的论点,主要是为了处理实际的工作事务,如向上级报告工作、向下级发布指令、与同事协商事宜等。公文的要素通常包括背景或形势或目的、重要性(必要性、可行性)、已经采取的措施(已经取得的成绩)、将要采取的对策、呼吁或号召或希望或展望。
大作文(申论):大作文有明确的主题和论点,需要从给定的角度发表自己的观点。其结构通常为“主题—角度—论点—分论点”,要求结合材料进行写作,属于材料作文类,考生不能脱离材料自行发挥。
篇幅要求
公文:篇幅要求较为灵活,但一般来说,小公文题字数在300-600字之间,不超过800字;大公文一般要求1000字左右,至少800字。大公文题实质上是一篇大文章,可以是策论文(以对策为重点)或政论文(以意义为重点)。
大作文(申论):字数一般要求在800—1200字之间,要求结合材料进行写作,属于材料作文类,考生不能脱离材料自行写作。
格式要求
公文:公文有着严格的格式要求,包括标题、主送单位、正文、附件等部分。标题需要准确、简明地概括公文的主题;主送单位指明公文的接收者;正文是公文的主体部分,详细阐述事项、措施和要求;附件则包括相关文件或资料,以便读者了解相关情况。
大作文(申论):通常没有固定的格式,考生可以根据给定的材料和要求自由发挥。一般来说,申论作文包括引言、论证和结论三个部分,有时也会有结尾部分。引言部分简要介绍背景和问题;论证部分通过提出观点、分析原因、列举证据等方式进行论证;结论部分总结全文并提出建议或展望未来。
写作目的
公文:主要目的是为了处理实际的工作事务,要求准确、规范、简洁、明确,必须符合公务活动的特点和要求。
大作文(申论):主要目的是测试考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分析问题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文字表达能力等。通过申论作文的写作,可以评估考生是否具备公务员或类似职位所需的基本素质和能力。
内容深度和广度
公文:强调具体材料与思想理论深度的结合,来源于材料又高于材料,有格局有深度。小公文题以利用材料为主,主观发挥为辅;大公文则强调具体材料与思想理论深度的相结合,有格局有深度。
大作文(申论):要求观点明确、论证充分、语言流畅、逻辑清晰。大作文一般要求结合材料进行写作,属于材料作文类,考生不能脱离材料自行写作。
总结:
大作文和公文在主题和论点、篇幅要求、格式要求、写作目的以及内容深度和广度等方面存在明显的区别。公文主要用于处理实际工作事务,强调准确性和规范性;而大作文则主要用于测试考生的综合素质和文字表达能力,强调论点和论证的深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