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绘导线的计算

测绘导线数据计算是测绘工程中非常重要的一环,主要目的是通过已知数据计算出各导线点的坐标,并据此绘制出精确的导线图。以下是导线数据计算的主要步骤和注意事项:

整理和检查导线测量记录

在进行计算前,首先要整理和检查所有的测量记录,确保数据的完整性和准确性。

计算倾斜改正数

将倾斜改正数加到导线边的实测长度上,得出导线边的最后边长。

填写坐标计算表

将已知数据和整理好的测量成果填入坐标计算表中,为后续计算提供基础数据。

绘制导线略图

根据导线边长和角度按比例绘制导线略图,便于后续计算和检查。

内业计算步骤

角度闭合差的计算与调整

计算角度闭合差,即实测的内角和与理论的内角和之差。

计算角度闭合差的容许值,若闭合差超过容许值,则需重新检查或重测水平角。

坐标方位角的推算

根据起始方位角和连接角,推算出各导线点的坐标方位角。

坐标增量的计算

根据方位角和边长,计算出各导线点的坐标增量。

坐标增量闭合差的计算和调整

计算坐标增量闭合差,即实测的坐标增量和理论坐标增量之差。

调整坐标增量闭合差,使其符合要求。

计算各导线点的坐标

根据调整后的坐标增量,计算出各导线点的最终坐标。

注意事项:

起始方位角的选择:起始方位角有两个可能性,需明确选择,并标注在导线略图上。

角度闭合差的容许值:根据导线边长和测量规范,确定角度闭合差的容许值,以确保观测值的准确性。

坐标增量的计算:坐标增量的计算需考虑方位角的大小,确保计算的准确性。

坐标增量闭合差的调整:调整坐标增量闭合差时,要按边长成正比率进行调整,确保调整后的数据符合要求。

通过以上步骤和注意事项,可以确保导线数据计算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为后续的测绘工作提供可靠的数据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