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餐饮房租

在疫情下,关于餐饮店的房租问题,以下是一些关键点:

不可抗力依据

根据《民法典》第一百八十条和《合同法》第一百一十七条,因不可抗力不能履行民事义务的,不承担民事责任。疫情及其相关措施(如隔离、封城、限行等)可被视为法律规定的“不可抗力”情形。

情势变更

如果合同成立后,合同的基础条件发生了当事人在订立合同时无法预见、不属于商业风险的重大变化,继续履行合同对于当事人一方明显不公平,受不利影响的当事人可以与对方重新协商。在合理期限内协商不成的,可以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变更或者解除合同。

政策减免

2022年,国家发展改革委等14部门联合印发的政策中明确,被列为疫情中高风险地区所在的县级行政区域内的服务业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承租国有房屋减免6个月租金,其他地区减免3个月租金。

地方政策

各地政府也出台了一系列减租、免租的政策。例如,万达和龙湖集团分别宣布对商户实行免租或减租措施。

协商与合同条款

承租方可以依据合同约定,特别是关于不可抗力的条款,与出租方协商减免房租。如果合同中没有明确约定,承租方可以援用不可抗力或情势变更事由,主动与出租方协商变更合同条款,申请减免房租。

实际案例

有实际案例显示,房东在收到减免房租的倡议后,积极响应并减免了租金,如成都两家老字号火锅店的老板得到了房东减免两个月房租的支持。

建议

主动沟通:承租方应主动与房东沟通,说明疫情对经营的影响,并提供相关证明材料。

查阅合同:仔细查阅租赁合同中是否有关于不可抗力和租金减免的条款,以此作为协商的依据。

寻求法律支持:如果协商无果,可以寻求法律途径,如向人民法院或仲裁机构申请变更或解除合同。

通过以上措施,餐饮店可以争取到合理的租金减免,减轻经营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