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式秸秆破碎机破碎后的秸秆可以用来制作生物饲料吗?
随着我国农业现代化进程的加快,秸秆作为农业生产的重要副产品,其处理和利用问题日益受到关注。秸秆破碎机作为一种新型的秸秆处理设备,能够将秸秆破碎成较小的颗粒,便于后续的加工利用。那么,移动式秸秆破碎机破碎后的秸秆可以用来制作生物饲料吗?本文将围绕这一问题展开讨论。
一、秸秆的来源及特点
秸秆是指农作物在收获后剩余的茎秆部分,主要包括稻秸秆、麦秸秆、玉米秸秆等。秸秆具有以下特点:
产量大:我国秸秆产量丰富,每年可达数亿吨。
碳氮含量适中:秸秆中碳氮含量约为30:1,适宜微生物发酵。
营养价值较高:秸秆中含有丰富的碳水化合物、蛋白质、粗纤维等营养成分。
环境污染小:秸秆处理过程中,不会产生大量废水、废气等污染物。
二、秸秆破碎机的原理及优势
秸秆破碎机是将秸秆破碎成较小颗粒的设备,其工作原理如下:
压缩:秸秆进入破碎机后,被压缩成较小的体积。
破碎:通过高速旋转的刀片,将秸秆破碎成一定长度的颗粒。
输送:破碎后的秸秆颗粒通过输送设备输送到指定位置。
移动式秸秆破碎机具有以下优势:
机动性强:移动式秸秆破碎机可灵活移动,适用于不同地区的秸秆处理。
破碎效果好:破碎后的秸秆颗粒均匀,便于后续加工。
生产效率高:移动式秸秆破碎机处理速度快,可大幅度提高生产效率。
操作简便:移动式秸秆破碎机操作简单,易于维护。
三、秸秆破碎后制作生物饲料的可行性
秸秆破碎后,可以制作生物饲料,具有以下优势:
提高饲料利用率:秸秆破碎后,营养成分更易于被动物吸收,提高饲料利用率。
降低饲料成本:秸秆作为一种廉价的生物质资源,可替代部分饲料原料,降低饲料成本。
促进农业循环发展:秸秆破碎后制作生物饲料,可实现农业废弃物的资源化利用,促进农业循环发展。
改善生态环境:秸秆破碎后制作生物饲料,可减少秸秆焚烧带来的环境污染,改善生态环境。
具体制作生物饲料的方法如下:
预处理:将秸秆破碎成一定长度的颗粒,并对其进行干燥、消毒等预处理。
发酵:将预处理后的秸秆颗粒与微生物进行发酵,使秸秆中的营养成分得到转化。
粉碎:将发酵后的秸秆颗粒进行粉碎,使其更加细腻。
配方:根据动物的营养需求,将粉碎后的秸秆颗粒与其他饲料原料进行混合,制成生物饲料。
四、结论
移动式秸秆破碎机破碎后的秸秆可以用来制作生物饲料,具有可行性。通过秸秆破碎、发酵、粉碎等工艺,可将秸秆转化为优质的生物饲料,提高饲料利用率,降低饲料成本,促进农业循环发展,改善生态环境。因此,秸秆破碎机在秸秆处理和生物饲料生产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猜你喜欢:磨矿专家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