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的餐饮浪费现状
中国餐饮浪费的现状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概述:
食物浪费率较高
根据《粮食节约和反食品浪费行动方案》的报告,我国食物总体损耗浪费率为22.7%。
中国城市餐饮每年食物浪费超过300亿斤。
在餐厅、食堂、外卖、家庭四个就餐场景中,家庭就餐和外卖就餐的浪费程度相对较低,其次是食堂就餐和餐厅就餐。
餐饮浪费的主要环节
粮食损失浪费主要体现在生产、储存、运输、加工等环节,造成了巨大的粮食损失浪费。
消费环节的浪费主要存在于商业餐饮、公共食堂和家庭饮食三个领域。
商务宴请、喜宴、丧宴等场合浪费现象较为严重。
法律法规与政策支持
我国已出台《中华人民共和国反食品浪费法》等一系列相关法律法规,从法律层面约束食品浪费行为。
多元主体参与,包括政府、科研机构、非政府组织、行业协会、企业、消费者,共同构建食物浪费治理体系。
外卖领域的浪费问题
随着网上外卖用户规模的增加,外卖领域成为食品浪费的“易发区”。
个别网络餐饮平台未能按照反食品浪费法要求,提示消费者适量点餐。
一些外卖商家设置营销套路,导致消费者过量点餐。
公众意识与行为
尽管有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的引导,但公众的节俭意识和行为仍有待提高。
缺乏科学的消费心理和方式,精细化管理程度不够,是造成餐饮浪费的主要原因之一。
经济损失与环境影响
每年食物浪费产生的碳足迹相当于33亿吨的二氧化碳。
浪费的食物量相当于2亿多人一年的口粮。
综上所述,中国餐饮浪费问题仍然严重,需要从法律、技术、教育等多方面入手,综合施策,以减少食物浪费,促进节约型社会的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