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观设计后期分析思路
景观设计后期分析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自然环境分析
地形、地貌、水文、气候等自然因素对植被分布、景观形态和人的活动方式的影响。
社会环境分析
人口、文化、经济、交通等社会因素对景观设计需求、使用方式和人群特征的影响。
周边设施分析
公共设施、商业设施、文化设施等周边场所对人的活动范围、活动方式和场所使用的影响。
历史文化分析
历史建筑、文化遗产、地方特色等历史文化要素为景观设计提供的独特性、故事性和文化背景。
图像处理与调整
使用图像处理软件(如Photoshop)进行亮度、对比度、色阶、色相/饱和度、色彩平衡等调整,以改善图像整体效果。
通过蒙版或选取工具对特定区域进行局部调整,增加光影效果,调整细节,添加环境元素,应用色彩滤镜或色调统一,最后检查和修正图像。
功能与动线分析
功能区域划分,展示地块功能的思考和设计中是否缺少某种功能。
取景与环境参数选择
角度选取,如九宫格、对称、对角线等构图方式,以及景观搭建,包括近景、中景、远景等。
环境参数调整,如地理天空、天气、降水等,以增强画面的真实感和氛围。
后期参数调整
LUT(查找表)应用,调整色彩风格和强度。
后处理参数调整,如曝光度、对比度、高光值、阴影、反差值、白平衡、泛光、镜头光晕、暗角、色散、饱和度等,以营造所需的光感和氛围。
这些分析内容有助于设计师全面评估和优化景观设计,确保设计作品既美观又实用,同时符合项目所在地的自然和社会环境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