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观设计导师意见

方案一

优点

创意新颖,对吉安市的解读较深刻,并能运用到方案设计中。

能运用现状地形地貌置景。

功能分区明确,结构清晰,主次分明,与城区的关系处理得较好。

会展中心段景观效果较突出。

缺点

各个景观节点形式相似,景观不够丰富。

鹭洲帆影数量偏多,园林小品点缀较单一。

植被运用上欠妥当。

方案二

优点

能充分利用滨江堤外现有民房和古树造景,节约了工程造价。

功能分区较明确。

缺点

植被运用未能体现吉安本地特色。

对用地性质及滨江新区规划了解深度不够。

道路交通组织较混乱,直线条的园路生硬呆板。

专家建议

建议设计单位借鉴上海后滩公园和世博公园的设视觉效果。

建议以绿化景观为主,在满足功能的前提下,尽量减少硬质铺装。

植物配植应选用适应滨水绿地生长环境的乡土树种和少数外地树种,突出地方特色。

滨江新区生态园林景观带长5公里,休闲、运动场所不宜过于集中,应分段适当布置,以满足居住人员的需要。

方案三

优点

功能分区明确。

与滨江新区规划衔接较合理。

缺点

景观节点空间层次感较强,但中心节点景观显得不够大气。

赣江水位变化的考虑不够周全。

专家建议

建议加强区域关系的分析研究,进一步明确泥河滨河景观带的功能定位。

结合周边用地规划,加强景观的互融性分析,优化功能布局,合理布置景点和项目。

依据城市防洪和排涝规划,合理确定泥河水位与工程措施,并优化步行及水上游览系统。

注重地域文化和生态环境特色的研究,深化建筑风格、小品设计、植物配置、驳岸、铺装和照明等方面的设计。

优化竖向和市政工程管线等规划设计,补充地下空间利用规划。

补充蓝线、绿线等强制性内容,完善城市设计导则,进一步规范文本和图纸表述。

这些意见综合了不同专家的观点,从创意、功能、景观、植物配置、交通组织等多个方面提出了具体建议,旨在提升滨江新区生态园林景观带的设计质量和实施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