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情况哪些
南京,简称宁,别称“金陵”、“建康”、“石头城”,是江苏省省会,位于江苏省西南部、长江下游,面积6587.04平方千米,下辖11个市辖区,常住人口954.7万人,全市有56个民族族别。南京的市树是雪松,市花为梅花。南京是中国东部地区重要的中心城市、全国重要的科研教育基地和综合交通枢纽,是长江三角洲特大城市和辐射带动中西部地区发展的重要门户城市、首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和全国重点风景旅游城市。南京旅游城市的标志是“龙盘虎踞”。南京的市民精神是“开明开放、诚朴诚信、博爱博雅、创业创新”。
自然状况
南京的地质在全国大地构造单元上属扬子古陆的北部边缘,基底主要是轻变质的片岩和变质的火山岩,同位素年龄约在8.64亿至10.31亿年。基底上的沉积盖层约8000-9000米,为震旦系至第四系沉积物。地貌属宁镇扬山地,低山、丘陵、岗地约占全市总面积的60.8%,平原、洼地及河流湖泊约占39.2%。低山、丘陵之间或两侧多是地势低平的河谷平原和滨湖平原,沿长江有沿江洲地和江心洲地,其海拔均不到10米。长江以北是老山山脉、滁河河谷平原、大片岗地和零星丘陵。长江以南大致可分为3个区域。北部,从沿江到主城区周围,钟山、牛首山、云台山等依次排列,海拔大致在200-400多米;钟山主峰北高峰,海拔448米。
历史背景
南京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遗产。南京地区在100-120万年前就有古人类活动,3100多年前的商代晚期南京建城,东汉黄龙元年(229年)为南京建都之始。1949年4月23日,南京解放。1953年被定为江苏省省会,1994年被确定为副省级城市,2016年被确定为“特大城市”。
经济发展
南京的经济发展迅速,钢铁、石化、汽车、电子四大支柱产业是南京市经济的“基本盘”。2023年,南京市地区生产总值达到17421.40亿元,三次产业占比为1.8:34.0:64.2。南京是全国经济十强和制造业十强城市,是国家发改委定位的“全国重要区域金融商务中心”,也是中国首个“中国软件名城”。
文化与旅游
南京是中国的科教重地,拥有多所著名高校,如南京大学、东南大学、南京理工大学等。南京每万人中在校大学生数量居全国第一,拥有94位两院院士,“双一流”建设学科数量居全国第三。
交通与基础设施
南京是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规划确定的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拥有国家级高铁枢纽、千万级国际机场、亿吨级深水江海港。南京的轨道交通运营里程超过449公里,城市基础设施完善,交通便利。
疫情情况
2021年7月20日至7月24日,南京出现57例新冠肺炎病毒感染者(确诊37例,无症状20例),绝大多数为禄口机场工作人员及其亲属。疫情外溢至粤辽皖川四省及江苏省内另一市宿迁。南京已报告多例感染者,疫情受到广泛关注。
其他重要事件
2024年2月23日,南京市雨花台区发生一起重大火灾事故,造成15人死亡、2人重伤、42人轻伤或轻微伤,直接经济损失3300余万元。事故原因系违规改装的电动自行车超标大容量锂离子电池热失控起火引起,10人被采取刑事强制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