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准仪测绘教程

水准仪测绘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种:

变换仪器高法

同一测站用两次不同的仪器高进行前后视的测量(即后视-前视,变换仪器高,两次仪器高之差大于10cm,重新调平后,前视-后视)。

测量两次高差取平均值作为本测站的高差值。

检核条件是两次测量的高差对比值。

双面尺法

同一测站,仪器高度不变,立在前视点和后视点上的水准尺有两面分别为红面和黑面。

观测顺序为:后视的黑面--前视的黑面--前视的红面--后视的红面。

计算两次相同面读数的高差,取平均值作为本测站的高差值。

检核条件有两个:一个是利用红黑尺的构造,进行测站的检核(黑红面读数差理论值等于4687或4787mm),一个是两次不同尺面测出的高差。

电子读数法

同一测站,仪器高度不变,利用电子水准仪多次重复瞄准条码尺的进行读数,取其平均值作为该尺的读数值。

检核条件就是重复测量时的读数误差限值。

使用的水准尺特点:只有一面有刻度,但刻度没有具体数字,用条形码代替,其精度更高。

水准测量之前的准备工作

测量方法选择

国家一、二等水准测量采用单路线往返观测。

同一区段的往返观测,应使用同一类型的仪器和转点尺承沿同一道路进行。即往返观测的路线一致,转点一致,仪器一致,观测人员一致,这样操作可以避免相关的误差。

仪器准备

选择合适的水准仪和转点尺承。

确保仪器处于良好的工作状态,包括电池电量充足、仪器校准准确等。

水准测量步骤

安置仪器

将水准仪安装在可以伸缩的三脚架上,并置于两观测点之间。

打开三脚架,使高度适中,用目估法使架头大致水平,并检查脚架是否牢固。

打开仪器箱,用连接螺旋将水准仪器连接在三脚架上。

粗略整平

利用圆水准器的气泡居中,使仪器竖轴大致铅垂,从而视准轴粗略水平。

在整平过程中,气泡的移动方向与左手大拇指运动的方向一致。

瞄准水准尺

首先进行目镜对光,使望远镜对准明亮的背景,转动目镜调焦螺旋,使十字丝清晰。

再松开制动螺旋,转动望远镜,用望远镜筒上的照门和准星瞄准水准尺,拧紧制动螺旋。

然后从望远镜中观察;转动物镜对光螺旋进行对光,使目标清晰,再转动微动螺旋,使竖丝对准水准尺。

消除视差,确保十字丝与目标影像清晰对齐。

精平与读数

眼睛通过位于目镜左方的符合气泡观察窗看水准管气泡,右手转动微倾螺旋,使气泡两端的像吻合,即表示水准仪的视准轴已精确水平。

用十字丝的中丝在尺上读数,读数时应从小往大,即从上往下读。

先估读毫米数,然后报出全部读数。

记录与计算

记录每次测站的高差值,并将所有高差值累加,求解未知点的高程。

注意事项

在整个测量过程中,应严格按照操作步骤进行,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定期检查仪器的完好状态,确保测量精度。

在高差较大或地形复杂时,应增加转点,以确保测量的顺利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