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房养老模式的文献综述

以房养老模式的文献综述

以房养老文献综述

起源与发展

起源:以房养老起源于荷兰,成熟于美国,也被称为反按揭或住房反向抵押贷款。

发展:美国自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推出此业务,并逐渐普及至加拿大、新加坡、日本等发达国家。

运作模式

美国模式:主要由商业银行提供。

新加坡模式:主要由具有政府背景的公益性机构提供。

市场需求

中国:自2000年进入老龄社会,预计到2050年老龄化比例将达到31.27%,以房养老被视为应对老龄化的补充手段。

市场供给

政府:扮演重要角色,提供一定的福利性质。

保险公司:以盈利为目的,参与积极性受业务盈利及风险影响。

商业银行:同样以盈利为目的,参与积极性受业务盈利及风险影响。

研究现状

国外研究:早期研究集中于个人对反住房抵押贷款产品需求,如Yung-Ping Chen教授的“住房年金计划”等。

国内研究:存在缺少定量研究、理论方向偏差、研究视角过于宏观等问题。

存在问题

实际操作困难:如南京汤山留园公寓的“以房换养”业务因多种原因夭折。

公众接受度:存在对“以房养老保险”的抵触心理。

发展建议

加强定量研究:使用更多数据支持研究结论。

扩充理论方向:引入更多理论框架分析以房养老。

实证研究:加强对实际需求对象的实证研究。

借鉴国际经验:结合国外成熟模式进行适应性改进。

结论

以房养老作为补充社会养老体系的一种方式,在理论研究和实际操作上都有一定的探索,但仍面临众多挑战。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以房养老的市场需求有望持续增长,但其推广和实施需要更多的研究支持和政策引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