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冰山胜任力模型提出者的理论传承
冰山胜任力模型,作为一种广泛应用于企业人力资源管理领域的理论框架,自提出以来就备受关注。本文旨在揭秘冰山胜任力模型的提出者,以及其理论传承的脉络。
一、冰山胜任力模型的提出者
冰山胜任力模型最初由美国心理学家麦克利兰(David McClelland)于20世纪70年代提出。麦克利兰是一位杰出的心理学家,曾在美国哈佛大学任教,并在人力资源管理领域做出了卓越贡献。
二、麦克利兰的理论传承
- 人格特质理论
麦克利兰的理论传承可以追溯到其早期的研究,即人格特质理论。他认为,人格特质是影响个体行为和成就的重要因素。在此基础上,麦克利兰提出了“冰山模型”,将个体能力分为“冰山以上”和“冰山以下”两部分。
- 胜任力理论
在人格特质理论的基础上,麦克利兰进一步提出了胜任力理论。他认为,胜任力是指个体在特定情境下,完成特定任务所需的认知、行为和情感等方面的能力。胜任力理论为冰山胜任力模型提供了理论基础。
- 能力模型
在胜任力理论的基础上,麦克利兰提出了能力模型。能力模型强调个体在特定情境下,完成特定任务所需的能力,包括知识、技能、态度和行为等方面。能力模型为冰山胜任力模型提供了具体的能力要素。
三、冰山胜任力模型的结构
冰山胜任力模型将个体能力分为“冰山以上”和“冰山以下”两部分。
冰山以上:包括知识、技能和态度等方面,这些能力可以通过学习和培训得到提升。
冰山以下:包括价值观、动机和自我认知等方面,这些能力是内在的、不易被观察到的,且难以通过学习和培训得到提升。
四、冰山胜任力模型的应用
冰山胜任力模型在企业人力资源管理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招聘与选拔:通过分析岗位所需的能力,筛选出具备相应胜任力的候选人。
培训与发展:针对员工的冰山以下能力,制定相应的培训计划,提升员工的整体能力。
绩效管理:将冰山胜任力模型与绩效管理相结合,评估员工在知识、技能、态度等方面的表现。
领导力发展:通过冰山胜任力模型,识别领导者的潜在能力,制定相应的领导力发展计划。
五、总结
冰山胜任力模型作为一种重要的理论框架,在人力资源管理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其提出者麦克利兰的理论传承为我们揭示了个体能力的构成和影响因素。通过对冰山胜任力模型的研究和应用,企业可以更好地选拔、培养和发展人才,提高整体竞争力。
猜你喜欢:绩效承接战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