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考改革从哪一年开始改革?
近年来,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艺术类考试(以下简称“艺考”)改革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那么,艺考改革究竟从哪一年开始呢?本文将为您揭开这一谜团。
艺考改革背景
在过去的艺考中,考生需要通过专业考试和文化课考试,两部分成绩相加才能决定录取结果。这种模式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艺考的应试化倾向,使得部分考生过分追求分数,忽视了艺术素养的培养。为了改变这一现状,我国于2014年开始对艺考进行改革。
艺考改革历程
2014年,教育部发布《关于深化艺术教育改革的意见》,明确提出要“完善艺术教育考试制度”。自此,艺考改革正式拉开序幕。
2015年,教育部进一步提出要“改革艺术类招生考试制度”,要求各地积极探索“文化素质+专业技能”的考试模式。
2016年,艺考改革进入实施阶段。部分省份开始试点“校考”与“省考”并行的考试模式,即考生可以在多个学校参加专业考试,同时参加省级统一的文化课考试。
2017年,艺考改革进一步深化。教育部要求各地进一步规范艺考招生工作,加强艺考管理,确保艺考公平公正。
艺考改革成效
经过几年的改革,艺考取得了显著成效。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选拔更加公平公正:改革后的艺考制度,更加注重考生的综合素质,减少了应试化的倾向,使得选拔更加公平公正。
艺术素养得到提升:改革后的艺考,更加注重考生的艺术素养,使得考生在追求分数的同时,更加注重艺术修养。
招生更加科学合理:改革后的艺考,招生更加科学合理,有利于高校选拔到具有较高艺术素养和综合素质的学生。
案例分析
以某艺术类高校为例,该校在改革前,艺考录取分数线较高,部分考生为了追求高分,过分注重应试技巧,忽视了艺术素养的培养。改革后,该校录取分数线有所下降,录取的学生在艺术素养和综合素质方面均有所提升。
总之,艺考改革从2014年开始,经过几年的努力,取得了显著成效。未来,我国将继续深化艺考改革,为培养更多具有较高艺术素养和综合素质的人才贡献力量。
猜你喜欢:全国精品画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