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观设计的设计层面

景观设计的设计层面可以大致分为以下几个部分:

水的形、势、声、色 :这是人们对水景的直观印象,包括水的形状、形态、高差关系、声音和色彩。这些元素共同构成了水景的视觉和听觉美感。

水的功能性:

水景除了观赏外,还具有实际功能,如取水、用水等。合理引导水景中水的功能性回归,可以优化水景效果,并达到生态、环保、节水目的。

水与岸的关系:

水岸空间是水景的重要组成部分,体现水景的可参与性,是近水、临水、亲水的必要场所,对居住区规划及住宅布局有重要影响。

风水理论:

运用中国传统的风水理论,着重考虑水景与建筑物的方位关系,这已经脱离了具象的水域水景,上升到抽象的层面。

构思与构图

构思:

是景观设计的最初阶段,涉及满足使用功能、保护生态环境、减少干扰等,为具体方案设计做准备。

构图:在构思基础上,包括平面构图组合和立体造型组合,围绕功能进行具体设计。

综合性考虑:

景观设计是一项综合性工作,涉及地区文化、生态环境、社会要求等多个方面,需要从多个维度进行深入思考和平衡。

路径设计:

成功的景观设计需要有成功的路径设计,包括对现存景观节点的评估、视觉联系的建立、路标的设置等,以引导游者的视线和行动。

微观层面:

涉及规模尺度较小、与人们日常生活相关联的景观环境设计,包括城市地形、水体、植被、建筑、构筑物及公众艺术品等。

这些层面共同构成了景观设计的复杂性和多样性,旨在创造既美观又实用的景观环境,同时满足生态、文化和社会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