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制砂原材料如何提高其抗拉性?

机制砂,作为现代建筑行业中广泛使用的一种建筑材料,其性能直接影响到混凝土的强度和耐久性。其中,抗拉性是评价机制砂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提高机制砂的抗拉性,不仅可以增强混凝土的整体性能,还可以延长其使用寿命。以下是几种提高机制砂抗拉性的方法:

一、优化原材料

  1. 选择优质原材料:原材料的品质直接影响到机制砂的性能。因此,在选材时,应优先选择质地坚硬、抗压强度高、含泥量低的石料。常见的优质石料有花岗岩、玄武岩等。

  2. 控制石料粒径:石料的粒径对机制砂的抗拉性有较大影响。一般来说,粒径较小的石料更容易形成致密的骨架结构,从而提高抗拉性。因此,在破碎过程中,应尽量控制石料粒径在0.15~0.4mm范围内。

  3. 严格控制含泥量:含泥量高的机制砂会导致混凝土强度降低,同时还会降低其抗拉性。因此,在选材和生产过程中,应严格控制含泥量,确保其不超过2%。

二、改进生产工艺

  1. 破碎工艺:破碎工艺对机制砂的抗拉性有重要影响。在破碎过程中,应尽量减少石料的破碎次数,以减少石料的内部损伤。同时,应采用高效、低振动的破碎设备,降低破碎过程中的热量产生,避免石料过度破碎。

  2. 筛分工艺:筛分工艺对机制砂的粒度分布有较大影响。在筛分过程中,应选用合适的筛网,确保机制砂的粒度分布均匀。此外,还应定期检查筛网,防止筛网破损或堵塞,影响机制砂的质量。

  3. 洗砂工艺:洗砂工艺对机制砂的含泥量和含水量有较大影响。在洗砂过程中,应选用高效、低能耗的洗砂设备,确保机制砂的含泥量和含水量达到要求。

三、提高机制砂的表面活性

  1. 破碎过程中,石料表面会形成一定程度的磨损,从而降低其表面活性。为了提高机制砂的表面活性,可以采用以下方法:

(1)采用高硬度的耐磨材料制作破碎机衬板,减少石料表面的磨损。

(2)在破碎过程中加入适量的润滑剂,降低石料表面的磨损。


  1. 在洗砂过程中,可以采用高效、低能耗的洗砂设备,确保机制砂的清洁度,提高其表面活性。

四、优化混凝土配合比

  1. 在混凝土配合比设计中,应充分考虑机制砂的抗拉性。可以通过调整水泥用量、掺入一定比例的矿物掺合料等方法,提高混凝土的抗拉性能。

  2. 在混凝土搅拌过程中,应确保搅拌均匀,避免出现局部强度不足的情况。

综上所述,提高机制砂的抗拉性需要从原材料选择、生产工艺、表面活性以及混凝土配合比等多个方面进行综合优化。通过这些措施,可以有效提高机制砂的抗拉性,为混凝土工程提供优质的原材料。

猜你喜欢:锂矿加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