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教师考核

中学教师考核

中学教师考核通常包括多个方面,旨在全面评价教师的教学效果、师德表现、学识水平、工作态度以及专业发展等。以下是一些考核要点和细则:

考核原则

尊重学生主体地位,让学生参与评价。

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注重个体差异。

考核内容

教学效果

教学计划与总结:制定详细的教学计划,按时提交,并进行教学总结。

备课:根据教学进度准备教案,确保内容详实、格式正确。

课堂教学:通过课堂展示、粉笔字、自学任务设计、小组合作学习等方式评价教师的教学方法。

校队辅导:指导校队活动,组织效果好可获得加分。

参加文艺演出:积极组织参与文艺演出等活动,根据参与情况加分或扣分。

其他:如升旗指挥、协助班主任、完成临时应急工作等可获得额外加分。

师德表现

遵守《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注重师德修养,关心爱护学生。

学识水平与继续教育

教师应不断更新知识,参加继续教育,提升专业水平。

考核程序

自评:教师根据考核指标进行自我评价。

互评:教师之间相互评价,取平均分。

组评:考评小组根据平时表现和总结进行评价。

评分办法

面试成绩、专业技能面试(试讲)、现场答问(才艺展示)等,计算平均分。

考核目的

激励教师提高政治思想、文化业务理论水平。

为教师聘任、评职、晋升、评优、奖惩提供依据。

考核对象

全校在册的在职在岗教师。

注意事项

考核工作应客观、公正、公开,遵循科学规范的原则。

考核过程中应实行相关人员回避的原则。

考核的具体实施可能因地区和学校而异,上述内容提供一个基本的框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