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制砂中砂的含泥量对耐久性有何影响?

机制砂,作为现代建筑材料中常用的一种砂石材料,其质量对混凝土的耐久性具有重要影响。在机制砂的生产过程中,砂的含泥量是一个重要的质量指标。本文将探讨机制砂中砂的含泥量对耐久性的影响。

一、含泥量对混凝土耐久性的影响

  1. 含泥量对混凝土抗冻性的影响

混凝土的抗冻性是指混凝土在反复冻融循环作用下,保持其结构完整性和功能不下降的能力。含泥量较高的机制砂会影响混凝土的抗冻性,主要原因是:

(1)含泥量高的机制砂中的泥土颗粒在冻融循环过程中容易剥落,导致混凝土表面出现裂缝,降低混凝土的抗冻性。

(2)泥土颗粒与混凝土中的钢筋形成原电池,加速钢筋的腐蚀,进而影响混凝土的抗冻性。


  1. 含泥量对混凝土抗渗性的影响

混凝土的抗渗性是指混凝土抵抗水分渗透的能力。含泥量高的机制砂会影响混凝土的抗渗性,主要原因是:

(1)泥土颗粒具有较大的孔隙率,容易吸附水分,降低混凝土的抗渗性。

(2)泥土颗粒在混凝土中形成水膜,阻碍水分的正常渗透,进而影响混凝土的抗渗性。


  1. 含泥量对混凝土抗碱骨料反应的影响

混凝土抗碱骨料反应是指混凝土中的水泥浆体与骨料中的碱性物质发生化学反应,导致混凝土出现膨胀、开裂等现象。含泥量高的机制砂会影响混凝土的抗碱骨料反应,主要原因是:

(1)泥土颗粒中的碱性物质与水泥浆体发生反应,加速混凝土的膨胀、开裂。

(2)泥土颗粒中的碱性物质与混凝土中的钢筋发生反应,加速钢筋的腐蚀。

二、降低含泥量的措施

  1. 优化原料配比

在机制砂的生产过程中,通过优化原料配比,减少泥土含量,可以有效降低机制砂的含泥量。


  1. 提高筛分效率

在机制砂的生产过程中,采用高效的筛分设备,可以提高筛分效率,降低机制砂的含泥量。


  1. 强化清洗工艺

在机制砂的生产过程中,采用强化清洗工艺,可以有效去除砂粒表面的泥土,降低机制砂的含泥量。


  1. 控制生产环境

在机制砂的生产过程中,控制生产环境,减少泥土的混入,可以有效降低机制砂的含泥量。

三、结论

机制砂中砂的含泥量对混凝土的耐久性具有重要影响。降低含泥量可以提高混凝土的抗冻性、抗渗性和抗碱骨料反应能力。在实际生产过程中,应采取有效措施降低机制砂的含泥量,提高混凝土的质量。

猜你喜欢:矿用过滤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