岗位外包在杭州的法律法规有哪些?

在当前的经济形势下,岗位外包作为一种灵活的人力资源管理方式,在杭州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然而,随着岗位外包的普及,相关的法律法规也日益完善。以下是对杭州岗位外包相关法律法规的详细介绍。

一、岗位外包的定义

岗位外包,又称劳务派遣,是指用人单位根据生产经营的需要,将部分岗位的用工关系委托给具有派遣资质的第三方派遣机构,由派遣机构与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用人单位与派遣机构签订派遣协议,实现劳动力的灵活配置。

二、杭州岗位外包的法律法规

1.《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

《劳动合同法》是我国劳动法律法规体系中的核心法律,对岗位外包的合法性、派遣单位与用工单位的责任和义务等进行了明确规定。

(1)合法派遣岗位:根据《劳动合同法》第五十八条,用人单位可以依法将部分岗位外包给具有派遣资质的第三方派遣机构。

(2)派遣协议:用人单位与派遣机构签订的派遣协议应当明确派遣岗位、派遣期限、派遣人员的工资、福利待遇等事项。

(3)用工单位的责任:根据《劳动合同法》第六十条,用工单位应当对派遣人员提供与用工单位劳动者同等的劳动条件和劳动保护。

2.《浙江省劳动合同条例》

《浙江省劳动合同条例》对岗位外包的相关规定进行了细化,明确了派遣单位、用工单位以及劳动者的权利和义务。

(1)派遣岗位范围:根据《浙江省劳动合同条例》第二十条,用人单位可以将以下岗位外包:临时性、辅助性、替代性岗位,以及因业务需要临时调整的岗位。

(2)派遣期限:根据《浙江省劳动合同条例》第二十一条,派遣期限不得超过六个月,特殊情况不得超过一年。

(3)派遣人员的权益保障:根据《浙江省劳动合同条例》第二十二条,派遣人员的工资、福利待遇不得低于用工单位同类岗位劳动者的平均水平。

3.《杭州市劳动合同实施办法》

《杭州市劳动合同实施办法》对杭州地区的岗位外包进行了具体规定。

(1)派遣岗位范围:根据《杭州市劳动合同实施办法》第十七条,用人单位可以将以下岗位外包:临时性、辅助性、替代性岗位,以及因业务需要临时调整的岗位。

(2)派遣期限:根据《杭州市劳动合同实施办法》第十八条,派遣期限不得超过六个月,特殊情况不得超过一年。

(3)派遣人员的权益保障:根据《杭州市劳动合同实施办法》第十九条,派遣人员的工资、福利待遇不得低于用工单位同类岗位劳动者的平均水平。

4.《浙江省劳动保障监察条例》

《浙江省劳动保障监察条例》对岗位外包的违法行为进行了规定,明确了劳动保障监察机构的职责。

(1)违法外包:根据《浙江省劳动保障监察条例》第二十二条,用人单位不得将以下岗位外包:国家规定不得外包的岗位,以及因违法外包给劳动者造成损害的。

(2)劳动保障监察机构的职责:根据《浙江省劳动保障监察条例》第二十三条,劳动保障监察机构应当对用人单位的岗位外包行为进行监督检查,发现违法行为的,依法予以查处。

三、总结

综上所述,杭州岗位外包的法律法规主要包括《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浙江省劳动合同条例》、《杭州市劳动合同实施办法》和《浙江省劳动保障监察条例》等。用人单位在实施岗位外包时,应当严格遵守相关法律法规,保障派遣人员的合法权益。同时,派遣机构也应当具备相应的资质,确保岗位外包的合法性和合规性。

猜你喜欢:灵活用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