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绘地形图高度

在测绘地形图时,高度通常分为 绝对高度和相对高度两种。

绝对高度

绝对高度是指地面某个地点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通常称为海拔。例如,某地的绝对高度为2500米,意味着该地高出海平面2500米。

相对高度

相对高度是指地面某个地点高出另一个地点的垂直距离。例如,甲点相对于乙点的相对高度为1500米,意味着甲点比乙点高出1500米。

在绘制地形图时,等高线是根据比例尺来绘制的。比例尺越大,表示的实际范围就越小,显示的细节就越粗略;反之,比例尺越小,显示的细节就越详细。例如,1:5千的比例尺表示地图上的1单位长度代表实际地面上的5000单位长度,而1:10万的比例尺则表示地图上的1单位长度代表实际地面上的100000单位长度。

此外,在工程地形图上,对高度精度的要求根据地形类别有所不同:

平地:不应大于基本等高距的1/3。

丘陵地:不应大于基本等高距的1/2。

山地:不应大于基本等高距的2/3。

高山地:不应大于基本等高距。

隐蔽或施测困难的一般地区:可放宽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