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消毒措施
幼儿园消毒措施
幼儿园的消毒措施主要包括物理消毒和化学消毒。以下是具体的消毒方法:
物理消毒
开窗通风 :每天至少2-3次,每次至少30分钟,以保持室内空气流通。紫外线消毒:
在无人的情况下使用紫外线灯进行照射消毒,每次至少30分钟,消毒后需开窗通风以驱散残留臭氧。
化学消毒
含氯消毒剂
(如84消毒液):
使用前需将消毒片充分溶化并搅拌。
小桶每次放入半片消毒片,依次擦拭茶杯架、桌、椅、柜子、窗、墙壁。
大桶放入2.5片消毒片,用于消毒拖把、拖走廊、教室、厕所。
次氯酸钠类消毒剂
玩具、图书等每两周至少通风晾晒一次,使用浓度为有效氯100~250 mg/L的消毒剂进行表面擦拭或浸泡消毒10-30分钟。
餐具、炊具、水杯煮沸消毒15分钟或蒸汽消毒10分钟。
毛巾类织物清洗干净后,曝晒于阳光下至少6小时。
抹布煮沸消毒15分钟或蒸汽消毒10分钟,使用浓度为有效氯400 mg/L的消毒剂浸泡消毒20分钟。
注意事项
消毒后用清水擦拭干净,避免消毒剂残留。
严格按照说明书使用消毒剂,并注意个人防护,如戴手套。
玩具、图书等不能湿式擦拭、清洗的物品,每两周至少通风晾晒一次。
发生传染病时,班级需要每天消毒一次。
餐具应做到一人一用一消毒,严格执行“一洗二冲三消毒四保洁”制度。
盥洗室应做到随用随清,保持地面干燥无积水,便池、小便池用高浓度消毒液定期喷洒消毒。
以上消毒措施有助于防止疾病在幼儿园内传播,保障幼儿的健康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