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任清华美院院长有哪些艺术评论?
清华美院作为我国艺术教育的摇篮,培养了无数艺术人才。自成立以来,历任院长均为我国艺术界的重要人物,他们不仅担任着学院领导的职责,更是我国艺术评论的重要力量。本文将梳理历任清华美院院长的艺术评论,以飨读者。
一、徐悲鸿(1946-1953)
徐悲鸿先生是我国现代美术教育的奠基人之一,曾任清华美院院长。在他的艺术评论中,徐悲鸿强调“师法自然、博采众长”,主张美术教育要注重基本功训练,提倡写实主义。他认为:“美术教育必须从基本功入手,培养扎实的绘画技巧,才能在艺术创作中有所作为。”徐悲鸿的艺术评论对我国美术教育产生了深远影响。
二、吴作人(1953-1966)
吴作人先生是我国著名画家、美术教育家,曾任清华美院院长。他在艺术评论中强调艺术家的社会责任,认为艺术家要关注民生,关注时代。吴作人曾评论:“艺术家要有社会责任感,要关注时代、关注民生,用自己的艺术作品表达对社会的关注和思考。”此外,他还提倡艺术创作要注重个性,反对千篇一律。
三、李可染(1966-1979)
李可染先生是我国著名画家、美术教育家,曾任清华美院院长。他的艺术评论主张“师法自然、继承传统”,强调艺术创作要注重笔墨功夫。李可染曾评论:“画画要注重笔墨功夫,要善于运用笔墨表现自己的情感和思想。”他还提倡艺术家要深入生活,从生活中汲取灵感。
四、张仃(1979-1983)
张仃先生是我国著名画家、美术教育家,曾任清华美院院长。他的艺术评论主张“博采众长、创新发展”,强调艺术创作要注重个性。张仃曾评论:“艺术家要有自己的风格,要敢于创新,不要拘泥于传统。”他还提倡艺术家要关注社会,用自己的艺术作品反映时代精神。
五、陈丹青(1983-1994)
陈丹青先生是我国著名画家、美术教育家,曾任清华美院院长。他的艺术评论主张“回归传统、关注现实”,强调艺术创作要注重人文关怀。陈丹青曾评论:“艺术家要关注现实,用自己的艺术作品反映时代精神。”他还提倡艺术家要关注生活,从生活中汲取灵感。
六、吕敬人(1994-2007)
吕敬人先生是我国著名画家、美术教育家,曾任清华美院院长。他的艺术评论主张“传承创新、拓展领域”,强调艺术创作要注重多元发展。吕敬人曾评论:“艺术家要敢于创新,拓展艺术领域,不断丰富自己的艺术语言。”他还提倡艺术家要关注时代,用自己的艺术作品反映社会变迁。
七、李松(2007-2016)
李松先生是我国著名画家、美术教育家,曾任清华美院院长。他的艺术评论主张“注重实践、培养人才”,强调艺术教育要注重实践能力培养。李松曾评论:“艺术教育要注重实践,让学生在实践中不断提高自己的艺术素养。”他还提倡艺术家要关注时代,用自己的艺术作品反映社会现实。
八、李象群(2016-至今)
李象群先生是我国著名画家、美术教育家,现任清华美院院长。他的艺术评论主张“传承创新、拓展领域”,强调艺术创作要注重个性。李象群曾评论:“艺术家要有自己的风格,要敢于创新,拓展艺术领域。”他还提倡艺术家要关注时代,用自己的艺术作品反映社会变迁。
总之,历任清华美院院长的艺术评论对我国艺术教育产生了深远影响。他们关注时代、关注民生,提倡艺术家要有社会责任感,注重艺术创作的个性与创新。这些艺术评论为我国艺术教育事业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启示。
猜你喜欢:北京校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