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文测绘教程
水文地质测绘是地质学领域的重要分支,主要涉及地下水资源的调查、评价和管理。以下是一些关于水文地质测绘的教程内容:
基本概念与任务
基本任务:
确定地下水的基本类型及其分布与相互联系。
确定主要含水层(带)及其埋藏和分布情况,隔水层的特征与分布。
查明褶皱构造和断裂构造的水文地质特征。
查明地下水的补给、径流与排泄条件。
基本操作技术要求:
地质调查与地貌调查。
地下水露头调查。
地表水、植被和水文气象资料调查。
与地下水有关的环境地质问题调查。
观测项目
地质调查:
地层岩性调查(基岩、松散岩层和地层调查)。
地质构造调查(地层界线、断层线、褶皱轴线等)。
地貌与水文地质特征调查:
地貌分界线、自然地质现象发育处。
井、泉、钻孔、矿井、坎儿井等。
地表坍陷、岩溶水点(如暗河出口、入口)、落水洞、地下湖和地表水体等。
基本操作技术
流量与水位观测:掌握流量与水位观测的基本方法和技术要求。
水样采集:掌握水样采集的基本操作技术。
抽水与渗水试验:掌握抽水与渗水试验的基本方法和技术要求。
泉、水井、地表水调查:掌握泉、水井、地表水调查的基本操作技术。
比例尺与观测点布置
比例尺:
普查阶段:1:100000~1:50000。
详查阶段:1:50000~1:25000。
勘探阶段:1:10000或更大的比例尺。
观测点与观测路线:
沿垂直岩层或岩浆岩体构造线走向。
沿地貌变化显著方向。
沿河谷沟谷和地下水露头多的地带。
沿含水层带走向。
编图与报告编制
将调查和勘探结果整理成图件和报告,反映地下水的分布和变化规律。
根据调查和勘探结果,对地下水资源进行评价,提出开发利用方案和保护措施。
实践应用
地基处理:根据地质条件选择合适的基础形式,如桩基、筏基等。
地下水污染与防护:识别污染源、评估污染风险、设计防治措施,保护地下水资源免受人类活动的影响。
竖井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勘查
每条竖井应施工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勘查钻孔,为井筒掘进中的防治水和支护设计提供依据。
勘察钻孔的布置、深度、直径等要求。
钻孔施工前的水文地质工程地质测绘和物探剖面测量。
以上内容涵盖了水文地质测绘的基本概念、任务、操作技术、编图与报告编制以及实践应用等方面的知识。通过系统的学习和实践,可以掌握水文地质测绘的基本技能,为地下水资源的合理开发和保护提供科学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