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绩不达标,公司解除合同后员工能否要求调岗?

业绩不达标,公司解除合同后员工能否要求调岗?

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企业为了追求更高的效益,对员工的业绩要求越来越高。然而,由于各种原因,有些员工可能无法达到公司的业绩要求。在这种情况下,公司可能会解除与员工的劳动合同。那么,当公司解除合同后,员工能否要求调岗呢?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

一、法律规定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四十条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提前三十日以书面形式通知劳动者本人或者额外支付劳动者一个月工资后,可以解除劳动合同:(一)劳动者患病或者非因工负伤,在规定的医疗期满后不能从事原工作,也不能从事由用人单位另行安排的工作的;(二)劳动者不能胜任工作,经过培训或者调整工作岗位,仍不能胜任工作的;(三)劳动合同订立时所依据的客观情况发生重大变化,致使劳动合同无法履行,经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未能就变更劳动合同内容达成协议的。

由此可见,当员工因业绩不达标被公司解除合同时,若符合上述第二种情况,公司需提前三十日通知员工或支付一个月工资。但是,法律并未明确规定员工在此情况下有权要求调岗。

二、合同约定

除了法律规定外,劳动合同双方还可以在合同中约定调岗事宜。如果合同中明确约定,员工因业绩不达标被解除合同后,有权要求公司调岗,那么员工可以据此要求公司履行合同约定。

然而,在实际情况中,多数劳动合同并未对调岗事宜作出明确规定。因此,若合同中没有约定,员工要求调岗的依据相对较弱。

三、协商解决

尽管法律和合同约定对员工要求调岗的依据有限,但员工仍可以与公司进行协商,争取自己的权益。以下是一些协商的途径:

  1. 沟通:员工可以与公司领导或人力资源部门进行沟通,说明自己的诉求,争取公司的理解和支持。

  2. 证据收集:员工可以收集相关证据,如工作业绩记录、同事评价等,证明自己具备调岗的能力。

  3. 争取法律援助:若协商无果,员工可以寻求法律援助,向劳动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

四、其他途径

  1. 转岗:若员工在原岗位无法胜任工作,可以与公司协商转岗,到适合自己能力的岗位工作。

  2. 培训:公司可以提供培训机会,帮助员工提升能力,使其能够胜任新的岗位。

总之,当员工因业绩不达标被公司解除合同后,能否要求调岗取决于法律规定、合同约定以及双方的协商结果。在实际操作中,员工可以尝试通过沟通、证据收集、法律援助等途径争取自己的权益。然而,最终能否实现调岗,还需看具体情况和双方的协商结果。

猜你喜欢:个人绩效合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