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点供政策

山西的点供政策主要涉及乡村振兴、保障性住房建设、以及特定人群的生活必需品供应等方面。以下是具体的政策内容和实施情况:

点供用地政策

定义与原则:点供用地是指在城镇开发边界以外,按照建(构)筑物占地面积等点状布局,按规划用地性质和土地用途灵活点状供应的土地。这种供地方式旨在服务于乡村振兴战略,确保项目用地需求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环境保护等相关规划相协调。

适用范围:点供用地适用于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休闲农业、乡村旅游、健康养老、农产品生产加工(流通)和手工作坊,以及符合相关规定的农村新产业新业态的建设项目。

共享原则:点供用地项目必须体现“共享”二字,即项目建设中的生态景观部分或周边环境必须租用当地农民或村集体的,项目经营收益必须有给农民或村集体的部分。

负面清单:设置了点供用地的准入负面清单,严格限制用地范围、用途管制、供应管理和建设要求,如规划确定的禁止建设区、生态保护红线划定范围、重点饮用水源保护区等不得纳入点状用地范围。

保障性住房建设

用地保障:山西省在保障性住房建设中,通过“点供”方式直接下达新增建设用地指标,优先保证全省保障性住房用地。例如,2011年山西省保障性住房建设中,2.8万套农村危旧房改造实施原址改造,不占新增用地指标,共需用地1.69万亩,其中新增用地1.01万亩。

生活必需品供应

应急保供机制:在疫情期间,山西省出台《山西省居民生活必需品市场供应保障工作指南(第一版)》,通过统筹社会各界力量,发挥社区兜底功能,确保居民生活必需品供应。措施包括建立特殊老人、困难群众等重点人群的应急保供机制,支持物流快递、电商、外卖企业与保供企业应急配合机制,以及在小区内设置固定接收点,落实无接触配送。

这些政策旨在通过灵活的土地供应方式和保障措施,促进乡村振兴、保障性住房建设和社会民生改善,同时确保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和生态环境的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