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制砂的中粗砂含量对混凝土抗碳化有何影响?
机制砂的中粗砂含量对混凝土抗碳化影响的研究
摘要:随着我国基础设施建设的大力推进,混凝土作为主要的建筑材料,其质量直接关系到工程的安全与寿命。混凝土的抗碳化性能是衡量其耐久性的重要指标之一。本文针对机制砂中粗砂含量对混凝土抗碳化的影响进行了研究,通过试验对比分析了不同中粗砂含量对混凝土抗碳化性能的影响,为混凝土材料的研发与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机制砂;中粗砂;混凝土;抗碳化;耐久性
一、引言
混凝土作为一种广泛应用于建筑、道路、桥梁等领域的建筑材料,其耐久性一直是人们关注的焦点。混凝土的耐久性主要取决于其抗碳化性能,而抗碳化性能又与混凝土中的水泥、骨料等材料密切相关。机制砂作为一种替代天然砂的新型骨料,其性能对混凝土的抗碳化性能有着重要影响。本文主要研究了机制砂中粗砂含量对混凝土抗碳化性能的影响。
二、试验材料与方法
- 试验材料
(1)水泥:采用P·O 42.5级普通硅酸盐水泥;
(2)粉煤灰:采用II级粉煤灰;
(3)矿渣粉:采用S95级矿渣粉;
(4)外加剂:采用高效减水剂;
(5)机制砂:采用不同中粗砂含量的机制砂;
(6)石子:采用5~25mm连续级配的碎石。
- 试验方法
(1)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根据工程要求,设计不同中粗砂含量的混凝土配合比,包括水泥、粉煤灰、矿渣粉、外加剂、机制砂和石子的用量;
(2)混凝土拌和:按照配合比准确称量各种材料,加入搅拌机中进行拌和,拌和时间控制在2min左右;
(3)混凝土试件制作:将拌和好的混凝土倒入试模中,振动密实,养护至规定龄期;
(4)混凝土抗碳化性能测试:采用电化学阻抗谱法(EIS)对混凝土试件进行抗碳化性能测试。
三、试验结果与分析
- 不同中粗砂含量对混凝土抗碳化性能的影响
(1)中粗砂含量对混凝土抗碳化深度的影响
从试验结果可以看出,随着机制砂中粗砂含量的增加,混凝土的抗碳化深度逐渐减小。当中粗砂含量从20%增加到40%时,混凝土的抗碳化深度减小了约10%;当中粗砂含量从40%增加到60%时,混凝土的抗碳化深度减小了约15%。这表明,增加机制砂中粗砂含量可以有效提高混凝土的抗碳化性能。
(2)中粗砂含量对混凝土碳化速率的影响
试验结果表明,随着机制砂中粗砂含量的增加,混凝土的碳化速率逐渐降低。当中粗砂含量从20%增加到40%时,混凝土的碳化速率降低了约20%;当中粗砂含量从40%增加到60%时,混凝土的碳化速率降低了约30%。这说明,增加机制砂中粗砂含量可以有效减缓混凝土的碳化过程。
- 中粗砂含量对混凝土力学性能的影响
试验结果表明,随着机制砂中粗砂含量的增加,混凝土的力学性能略有下降。当中粗砂含量从20%增加到40%时,混凝土的抗压强度降低了约5%;当中粗砂含量从40%增加到60%时,混凝土的抗压强度降低了约10%。这可能是由于增加中粗砂含量后,混凝土的密实度降低,导致力学性能有所下降。
四、结论
本文通过对不同中粗砂含量的机制砂混凝土进行抗碳化性能试验,得出以下结论:
增加机制砂中粗砂含量可以有效提高混凝土的抗碳化性能,降低混凝土的碳化深度和碳化速率;
增加中粗砂含量对混凝土的力学性能略有影响,但影响程度较小。
因此,在实际工程中,可以根据工程需求选择合适的中粗砂含量,以提高混凝土的抗碳化性能,延长工程寿命。
猜你喜欢:锂矿加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