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素养的文献综述
科学素养的文献综述
科学素养的研究起源于西方发达国家,其历史可以追溯到20世纪50年代。以下是对科学素养文献的综述:
历史沿革
19世纪末期:工业革命推动了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科学教育开始纳入欧美国家学校的课程计划。
20世纪初:美国教育界强调运用科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1947年:美国教育研究学会提出科学教育应包含的四个要点。
1952年:柯南特首次提出“科学素养”的概念。
1964年:佩勒等人提出具有科学素养的人应了解的内容,包括科学和社会的相互关系、科学家工作的伦理原则等。
1975年:本杰明提出科学素养的三种类型:实用科学素质、公民科学素质和文化科学素质。
20世纪80年代:米勒提出科学素养的三个维度:对科学原理和方法的理解、对重要科学术语和概念的理解。
研究现状
国际通用指标:战后,发达国家重视科学素养研究,形成了国际通用的测量指标和评价体系。
中国公众科学素养调查:中国科协自1992年起进行了多次全国范围的中国公众科学素养抽样调查。
中国目标:国务院在2006年提出到2010年,中国公民的科学素质要达到世界主要发达国家20世纪80年代末的水平。
研究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