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绘行业中国前辈
测绘行业的中国前辈包括以下几位:
夏坚白(1903年11月20日生于江苏常熟,1977年10月27日逝世):夏坚白是我国大地天文学的奠基人之一,中国当代测绘事业的开拓者。他1929年毕业于清华大学,1935年获英国伦敦大学帝国学院大地测量工程师文凭,1937年和1939年先后获德国柏林工业大学测量学院特许工程师文凭和工学博士学位。曾任同济大学校长、武汉测绘学院院长、教授,中国测绘学会理事长。
方俊(1904年10月26日生于广州,籍贯江苏武进,1998年5月5日逝世):方俊是我国大地重力学和地球形状学的创始人之一。20世纪30年代初,他和曾世英编纂的《中华民国地形挂图》是中国第一幅较完整的地形图。他主持了全国天文重力水准网和重力基本网的测量规划,提出了“方俊方格模板法”,在地图投影、天文重力水准、垂线偏差估算、潮汐改正等领域作出了重要贡献。
王之卓(1909年12月16日生于河北丰润,2002年5月18日逝世):王之卓1932年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1939年获德国柏林工业大学工学博士学位。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他是中国测绘事业的杰出领导者之一。
刘先林(1939年4月出生):刘先林是中国测绘科学研究院名誉院长,中国工程院首批院士。他从事测绘仪器研发55年,将“量尺”做到极致,将中国测绘仪器的水平推进到国际领先地位。他拿过两次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提出的解析辐射三角测量方法成为航测规范中第一个由中国人发明的方法。他的所有创新成果都在实际中得到了应用,转化为现实生产力。
何志堂(1972年出生):何志堂现任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第一大地测量队四中队队长。他扎根重力测量行业,从最基础的仪器操作干起,兢兢业业,用行动诠释了当代测绘人的“工匠精神”。他参与了多项重大测量任务,为国家的经济建设和国防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这些前辈在测绘领域取得了卓越的成就,为中国的测绘事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并推动了其不断向前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