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观设计中人的视线范围

在景观设计中,人的视线范围是一个重要的考虑因素,它关系到景观的布局、视线的引导以及观赏体验。以下是一些关于人视线范围的关键点:

水平视野范围

人眼在放松状态下站立和坐着的标准视线分别为30°和38°,而观看展示物的最佳视区低于标准视线30°区域内。

双眼区域在水平内的视野大约在60°以内,人眼最敏感的视力是在标准视线每侧1°的范围内,单眼视野标准视线在每侧94°~104°。

垂直视野范围

最大视区为标准视线以下70°,颜色辨别界限在标准视线以上30°和标准视线以下40°。

人的自然视线通常低于标准视线,站立时低于标准视线10°,坐着时低于标准视线15°。

最佳观赏距离

人能较好地观赏景物的最佳水平视野范围在60°以内,观赏建筑的最短距离应等于建筑物的宽度,即相应的最佳视区是54°左右。

垂直界面对空间的划分与控制作用,与其高度及相对距离有很大的关系。例如,在苏州园林中,当空间D/H(围合空间的间距与建筑高度的比例)在1与2之间时,空间最为紧凑;D/H=2时,中心垂直视角为45°,可观察到界面全貌,视线仍集中于界面西部,具有较好的封闭感;D/H=4时,中心垂直视角为27°,是观察完整界面的最佳位置,为空间封闭感的上限。

广场空间尺度

6m左右可看清花瓣,20~25m可看到人的面部表情,这一范围通常组织为近景,作为框景、导景,增加广场景深层次。

中景约为70~100m,可看清人体活动,一般为主景,要求能看清建筑全貌。

远景150-200m,可看清建筑群体与大轮廓,作为背景起衬托作用。

视线分析与功能分区

通过视线分析可以得到场地的最佳视域与视距,帮助规划或调整功能分区,并指导游览路线或导游线的规划。

这些视线范围的数据和原则可以帮助景观设计师在规划与设计过程中,更好地考虑人的视觉体验和空间感受,从而创造出既美观又实用的景观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