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社科院在职研究生招生简章中关于院校历史沿革的疑问解答
在阅读2020社科院在职研究生招生简章时,许多考生对于院校的历史沿革产生了疑问。以下是对社科院在职研究生院校历史沿革的详细解答,以帮助考生更好地了解学校背景和发展历程。
一、中国社会科学院简介
中国社会科学院(简称社科院)成立于1977年,是中国政府直属的全国性、综合性社会科学研究机构。社科院肩负着推动我国社会科学研究、培养高级专门人才、提供政策咨询和决策支持等重要职责。自成立以来,社科院在国内外享有较高的声誉,为我国社会科学事业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二、社科院历史沿革
- 成立初期(1977年)
1977年,社科院正式成立,当时的名称为中国社会科学院。成立之初,社科院设立了多个研究所,涵盖了哲学、经济学、法学、文学、历史学、语言学、管理学等多个学科领域。
- 发展壮大(1978-1990年)
1978年,社科院设立了研究生院,标志着我国社会科学研究生教育的正式起步。1980年,社科院开始招收研究生,培养了一批高素质的社会科学人才。在这一时期,社科院的研究所数量不断增加,研究领域不断拓展,逐渐成为我国社会科学研究的重要基地。
- 改革与发展(1991-2000年)
1991年,社科院进行了内部改革,推行了“院所分开、学研结合、管办分离”的改革思路。这一时期,社科院的研究所数量进一步增加,研究领域更加广泛,包括哲学、经济学、法学、文学、历史学、语言学、管理学、社会学、民族学、考古学等多个学科。
- 深化改革(2001年至今)
2001年,社科院启动了新一轮改革,提出了“深化改革、创新发展”的总体要求。在这一时期,社科院加强了学科建设,优化了研究所布局,提升了科研水平。同时,社科院研究生教育也取得了长足发展,培养了一大批优秀的研究生。
三、社科院在职研究生教育
社科院在职研究生教育始于1980年,是我国最早开展在职研究生教育的单位之一。经过多年的发展,社科院在职研究生教育形成了较为完善的培养体系,包括哲学、经济学、法学、文学、历史学、语言学、管理学等多个学科领域。
- 学科设置
社科院在职研究生教育设有多个学科领域,包括哲学、经济学、法学、文学、历史学、语言学、管理学、社会学、民族学、考古学等。这些学科涵盖了社会科学的各个领域,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学习选择。
- 教学模式
社科院在职研究生教育采用“在职学习、集中授课、实践考察、论文答辩”的教学模式。学生可以在完成规定课程学习的基础上,结合自身工作实际,进行实践考察和论文撰写。
- 培养目标
社科院在职研究生教育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具有较高理论素养、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高级专门人才。毕业生能在政府、企事业单位、科研机构等领域从事相关工作。
四、总结
通过对社科院在职研究生院校历史沿革的了解,考生可以更加全面地了解学校的发展历程、学科设置、教学模式和培养目标。这有助于考生在报考过程中,结合自身需求和兴趣,选择适合自己的专业和院校。同时,了解学校的历史沿革,也有助于考生在今后的学习和工作中,更好地发挥所学知识,为国家和社会作出贡献。
猜你喜欢:在职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