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制砂中砂的化学成分对环保性能有何影响?

机制砂,作为一种新型的建筑材料,在我国建筑行业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然而,随着机制砂的大量使用,其化学成分对环保性能的影响也日益受到关注。本文将从机制砂中砂的化学成分入手,探讨其对环保性能的影响。

一、机制砂的化学成分

机制砂是由天然石料经过破碎、筛分等工艺制成的,其化学成分主要包括以下几种:

  1. SiO2(二氧化硅):是机制砂中的主要成分,含量一般在50%以上。SiO2是构成岩石和矿物的主要成分,对人体和环境无害。

  2. Al2O3(氧化铝):含量一般在20%左右。Al2O3对人体和环境无害,但含量过高时,会对混凝土的耐久性产生一定影响。

  3. Fe2O3(氧化铁):含量一般在5%左右。Fe2O3对人体和环境无害,但含量过高时,会使混凝土呈现红色,影响混凝土的外观。

  4. CaO(氧化钙):含量一般在5%左右。CaO对人体和环境无害,但含量过高时,会使混凝土产生碱骨料反应,影响混凝土的耐久性。

  5. MgO(氧化镁):含量一般在2%左右。MgO对人体和环境无害,但含量过高时,会使混凝土产生碱骨料反应,影响混凝土的耐久性。

  6. SO3(三氧化硫):含量一般在1%左右。SO3对人体和环境无害,但含量过高时,会使混凝土产生碱骨料反应,影响混凝土的耐久性。

二、机制砂化学成分对环保性能的影响

  1. 环境污染

(1)二氧化硅:SiO2是机制砂中的主要成分,对人体和环境无害。但在生产过程中,破碎、筛分等工艺会产生大量的粉尘,对环境造成污染。

(2)氧化铝、氧化铁:Al2O3和Fe2O3对人体和环境无害,但在生产过程中,若处理不当,也会产生粉尘等污染物。

(3)氧化钙、氧化镁、三氧化硫:CaO、MgO和SO3对人体和环境无害,但含量过高时,会使混凝土产生碱骨料反应,影响混凝土的耐久性,进而可能导致建筑物损坏,影响环境。


  1. 资源浪费

(1)天然石料:机制砂的生产需要大量的天然石料,若过度开采,将导致资源浪费。

(2)能源消耗:机制砂的生产过程中,破碎、筛分等工艺需要消耗大量的能源,如电力、燃料等。


  1. 水污染

(1)生产废水:机制砂的生产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废水,若处理不当,将导致水污染。

(2)设备清洗废水:在生产过程中,设备清洗会产生废水,若处理不当,也会导致水污染。

三、应对措施

  1. 优化生产工艺,降低粉尘排放

(1)采用先进的破碎、筛分设备,降低粉尘产生。

(2)对生产过程进行封闭处理,减少粉尘外溢。


  1. 严格控制化学成分,提高环保性能

(1)选用优质天然石料,降低有害成分含量。

(2)对生产过程进行严格监控,确保化学成分符合环保要求。


  1. 加强资源节约和循环利用

(1)合理规划天然石料开采,避免过度开采。

(2)提高能源利用效率,降低能源消耗。


  1. 加强废水处理,减少水污染

(1)对生产废水进行有效处理,确保达标排放。

(2)对设备清洗废水进行集中处理,减少水污染。

总之,机制砂中砂的化学成分对环保性能有着重要影响。为了实现可持续发展,我们需要在保证产品质量的同时,关注环保性能,采取有效措施降低环境污染,实现资源节约和循环利用。

猜你喜欢:冶炼自动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