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绘地形图顺序

测绘地形图的顺序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测绘数据的收集

收集测定区域的原始和现有资料,如地形图、地籍图、控制点资料等。

实地踏勘

对测定区域进行现场勘查,了解地形地貌、地物分布、控制点位置等,为后续测绘工作提供基础数据。

选点 埋石

在实地选择控制点和图根点,并进行埋石标记,确保点位准确无误。

外业测量

根据技术方案进行控制测量和碎步测量,详细记录地物和地貌特征,绘制草图。

数据整理

对测量数据进行整理,包括数据录入、坐标转换、图幅分幅等,形成系统完整的地形图数据。

验收

对测绘成果进行验收,确保数据质量符合要求。

成果提交

将验收合格的地形图成果提交给相关部门或用户使用。

此外,在制定测绘计划时,还需要注意以下事项:

制定详细且明确的工作计划,并在审批后确定实施方案。

收集整理测定区域的原始和现有资料,编制系统的地形测量技术方案书。

组织相关专业人员,设立技术组合质量监督组织。

准备各种测绘仪器和工具,绘制测量标志。

进行控制测量时,可以采用临时地面标志作为图根点,以节约生产成本。

在地形图整饰时,顺序通常为:

先图内后图外

先地物后地貌

先注记后符号。

这些步骤和注意事项有助于确保地形图测绘的准确性和高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