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会计目标的文献综述
财务会计目标的文献综述
会计目标的研究是会计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涉及到财务报告的目的和目标。以下是对会计目标相关文献的综述:
财务报告目标概念的提出
时间起点:理论界对财务报告目标的研究始于20世纪50年代。
观点概述:
Deuine(1960)认为,企业在构建服务职能的理论体系中,首要任务是明确职能的目的和目标。
随着时间推移,目的或目标可能会变化,但必须明确或有可能明确地规定。
会计目标的主要学派
受托责任学派
核心观点:
会计的主要责任是反映受托责任及其履行状况。
会计行为应客观,不受托付者和受托者的影响,遵循会计准则。
历史背景:
受托责任学派的思想在会计产生之初就已存在,与公司制盛行时期紧密相关。
产权理论:
资源所有者将资源委托给受托者,后者拥有资源的保管权和运用权。
会计系统的作用:
反映受托经管责任,形成以受托经管责任为目标取向的学派。
决策有用学派
核心观点:
财务报告应有利于投资者评价管理者的业绩。
社会利益方面在财务报告中受到忽视,需评价管理者在增加社会财富方面的表现。
历史背景:
决策有用学派形成于证券市场日益扩大化和规范化的背景下。
结论
会计目标的研究经历了从会计假设到会计目标的转变,其核心在于明确财务报告的目的和目标。主要的会计目标学派包括受托责任学派和决策有用学派,它们分别强调会计在反映受托责任和提供决策有用信息方面的作用。这些学派的理论为理解和构建会计信息系统提供了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