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舰简介

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山东舰(舷号:17,简称山东舰)是中国 第一艘完全自主设计、自主建造、自主配套的国产航空母舰,标志着中国海军正式迎来国产航母时代。以下是关于山东舰的详细介绍:

建造背景与历程

山东舰于2013年11月19日切割首块钢板,正式开工建造。

2017年4月26日,山东舰在大连造船厂下水。

2019年12月17日,山东舰在海南三亚某军港举行入列仪式,正式交付海军使用。

主要技术参数与特点

尺寸:全长315米,宽75米,甲板面积相当于3个足球场。

排水量:正常排水量约5.9万吨,满载排水量约6.5万吨。

动力系统:采用常规动力,配备电力推进系统,具有高效率和低噪音水平。

武器与装备:装备了先进的雷达系统、电子战系统和近防武器系统,包括726-4型干扰弹发射装置、FL-3000N近防系统和1130近防炮等。

舰载机:可搭载歼-15、歼-16和空警-500等型号的舰载战斗机,执行制空作战和对地攻击任务。

人员配置:编制约为2000人,包括飞行员、航空管制员、机电员、航海员等多个岗位。

设计理念与技术创新

山东舰在继承辽宁舰的基础上进行了多项升级和改进,包括舰岛缩短、增加一层舰桥以扩展甲板面积,提高舰载机甲板调度效率和战斗力。

采用了先进的电磁兼容系统、动力系统、阻拦系统以及航母特种钢等关键技术,这些技术均为中国独立自主研发。

历史意义

山东舰的入列使中国成为全球第三个拥有双航母编队的国家,也是亚洲国家第一艘自主建造的航母。

它的服役不仅提升了中国海军的防御能力,更象征国家军事实力的增强,有助于更好地执行国家军事战略及海洋战略,保卫国家领海主权和维护国家海洋权益。

未来展望

山东舰的建造过程中积累的技术和经验为中国海军的后续航母建设奠定了坚实基础。

未来,中国海军将继续探索和发展航母技术,提升海军的整体作战能力,为维护国家海洋安全和利益作出更大贡献。

综上所述,山东舰的建造不仅是中国海军建设的重要里程碑,也是中国科技创新和工业实力的重要体现。它的成功服役为中国海军的现代化建设和发展开辟了新的道路。